笼养青蟹失败的因素(青蟹养殖为什么不进笼)
一、青蟹养殖为什么不进笼?主要有四方面原因:
1、蟹池螃蟹存塘很少或者没有。这和蟹苗质量、防逃措施、螃蟹天敌、气候条件都有关系。
2、专用捕蟹地笼使用是否正确。应该在顺风顺水,东方、东南方位下地笼,且地笼垂直水岸线直立放置。
3、螃蟹是否冬眠。水温地于8摄氏度,螃蟹处于半冬眠状态;地于6℃,处于冬眠状态;0℃以下,冻死。冬眠半冬眠,螃蟹活动量极少。此环境水温下地笼,螃蟹也不愿意进。
4、挺水性植物,如芦苇、蒲棒过多,螃蟹夜间趴在水草上换气,不进地笼。二、为什么青蟹无法养殖?想要把螃蟹养好,就要知道哪些原因会造成螃蟹死亡、没规格、没产量,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:
1、苗种:螃蟹选苗很关键,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蟹苗,尽量拿原塘苗,壳不清爽、没活力的不能要,药水苗更不能要,购买蟹苗最好是到大规模的养殖场去实际考察看看情况或者。
2、天气:有时恶劣的天气也会影响产量,那平时就要多关注天气情况,螃蟹脱壳和二壳时候的连阴雨天气,以及后期的连续高温都会影响,规格和产量,这时就要做好防范措施。
3、药残:现在很多养殖户喜欢使用敌百虫和菊酯类药物清塘,虽然清塘效果好,但是药物残留问题严重,影响螃蟹脱壳生长。
4、水质和水草:螃蟹要经历5次脱壳,从二壳脱完就要注意水质和水草了,塘里面至少要种植两种以上水草,不能只单一的,在养殖中后期必须要种植一些耐高温的水草,比如轮叶黑藻、苦草等。
5、其他:防逃网破裂导致螃蟹逃跑,人为的偷盗等等,都会影响,但是这些并不是重要的,平时多留意观察就行。三、青蟹为什么存活率不高?蟹种越冬期间管理不善,池塘丝状藻类大量繁殖,蟹种鳃部被藻类覆盖,呼吸困难,这样的蟹种放养后会因首次脱壳不隧死亡的较多。
2、从事蟹种贩卖生意的商贩,从别处购进蟹种用网箱暂养在自己的塘口,等有客户需要时再出售,如果暂养时间短还好,倘若暂养时间长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蟹种放养后成活率。
3、蟹种本身患烂鳃病或有纤毛虫寄生,这样的蟹种本身呼吸就困难,再加上捕捉、运输等操作刺激,放养后其成活率也会较低。四、青蟹养殖病害防治及养殖技术要点?1、寄生虫病
养殖水体老化,有害生物如纤毛虫类大量繁衍,寄生在蟹的鳃丝或腹部,吸收蟹体营养并破坏鳃丝毛细血管,使蟹难以吸收水体氧气,造成组织缺氧而不断死亡。
防治方法:在枯水期无法换水时,就施放“固氧”(1亩1~2包)改善水质,同时,每公斤蟹料拌5克“蜕克素”、5克“强克101”制成药饵投喂,连续2~3天。其次,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“虾纤虫净”全塘泼洒。
2、花壳病
由于池塘水位浅,长期水温偏高,特别是夏季天气,容易得此病,头胸甲外壳有浅黄、浅红、浅白的斑点,打开头胸甲检查,头胸甲内膜壁与头胸甲分离,甲壳、膜发炎糜烂,该病亦叫甲壳溃疡病。
防治方法:经常换水调低水温,多投蓝蛤等含钙质高的小贝类饲料,每公斤人工颗粒饲料拌5克“蟹康宁”、5克鱼用鱼肝油制成药饵投喂,连续3~5天。另外,每立方米水体用0.3克“菌特灵”、15克海盐拌水全塘泼洒。
3、脓蟹病
此病由于盐差或温差突然变高或变低,盐差、温差过大,使蟹忍受不了环境突然变化而感染,打开头胸甲检查胃壁、卵巢、精巢破坏并有异味,未死先臭。此病死亡率很高。
防治方法:首先,换水的水温不能相差超过5℃,盐度不能超过5‰;其次,发现病蟹要及时剔除,然后用药物治疗。每公斤蟹料拌5克“蟹康宁”、3克大蒜,制成药饵投喂,连续3~5天,另外,每立方米水体用0.3克高锰酸钾、0.8克“菌特灵”、15克海盐,拌水混合全塘泼洒。
4、肌肉坏死病
平时投料过多,蟹排泄物淤积,自身污染严重,蜕壳周期推迟,造成蜕不了壳肌肉老死。
防治方法:及时换水,保持水质清、活、爽,控制投料量并投喂新鲜饲料,另外,每立方米水体用茶籽饼5克泡水24小时全塘泼洒,刺激蜕壳生长。
5、慢爪病
由于养殖水质环境比较差,每期蜕壳周期延长,俗称养得老而养不大。病蟹神经抽搐,发应迟钝,爬行慢。防治方法:勤换水,投喂新鲜蓝蛤。每20天左右每亩释放生石灰10公斤,其次每公斤人工颗粒料拌高浓“B什水”5克投喂,连续2~3天。
6、抖抖病(颤抖病)
由病毒感染引起。营养水质不良是诱发因素。病蟹反应迟钝,行动迟缓,螯足的握力减弱,吃食减少以至不吃食;鳃排列不整齐,呈浅棕色,少数甚至呈黑色。步足颤抖,环爪,爪尖着地,腹部离开地面,甚至蟹体倒立。在疾病的后期常继发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,使病情更加恶化,肝胰脏变性,坏死,呈淡,最后呈灰白色,背甲内有大量腹水,步足肌肉萎缩、水肿。有时头胸甲(背甲)的内膜也坏死脱落,最后青蟹因神经紊乱、呼吸困难、心力衰竭而死。危害青蟹养殖很严重的一种疾病。
治疗方法:如病蟹体表有寄生虫,应先杀灭体外寄生虫(固着类纤毛虫)。防止一边治疗一边感染,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外泼洒“三亩灵”、“二溴海因”等消毒药物。一个疗程2~4天。内服药时,主要选择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药:如:“蟹抖康宁”(6‰~8‰拌饵)、“病毒散”(6‰拌饵),一般6天为一疗程,连续治疗1~2疗程。病蟹发病基本控制,吃食基本正常后,可在饲料中继续添加“肝肾康宁”,促进病蟹的迅速完全康复与生长。
7、上岸病
由于营养不良,病原菌、寄生虫侵袭,病蟹逃离原水体,寻找新环境,摄食减少,逐渐死亡。
防治方法:
每亩水深1米用“上岸止A包”1包化水后全池泼洒,然后用池水泼于岸上的蟹苗;每公斤饲料用“上岸止B包”10克,连续投喂3~4天,如病情严重,可重复一疗程。
8、有害生物
在潮汛期换水过称中,杂菌、杂虾、海鲜、黄脚鱼等,都随水进入蟹塘,是蟹的敌害,所以,定期90~100天除敌害一次,每亩用茶籽病10公斤打碎浸水24小时后,再拌水全塘泼洒五、养殖青蟹风险大吗?风险大
养殖螃蟹时螃蟹逃跑,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都吃过这个方面的亏,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需要重视这个原因了。青蟹的逃跑几率更高,其本身的活跃程度和打洞水平都是极高的,外围防护没做好,它们跑的那叫一个快。养殖青蟹的用户建议大家在外围多设一层防护网,适当的增加最外面的高度,以减少这个几率的发生,另外日常可以多巡视下,方便及时发现问题。六、青蟹为什么难养?想要把螃蟹养好,就要知道哪些原因会造成螃蟹死亡、没规格、没产量,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:
1、苗种:螃蟹选苗很关键,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蟹苗,尽量拿原塘苗,壳不清爽、没活力的不能要,药水苗更不能要,购买蟹苗最好是到大规模的养殖场去实际考察看看情况或者。
2、天气:有时恶劣的天气也会影响产量,那平时就要多关注天气情况,螃蟹脱壳和二壳时候的连阴雨天气,以及后期的连续高温都会影响,规格和产量,这时就要做好防范措施。
3、药残:现在很多养殖户喜欢使用敌百虫和菊酯类药物清塘,虽然清塘效果好,但是药物残留问题严重,影响螃蟹脱壳生长。
4、水质和水草:螃蟹要经历5次脱壳,从二壳脱完就要注意水质和水草了,塘里面至少要种植两种以上水草,不能只单一的,在养殖中后期必须要种植一些耐高温的水草,比如轮叶黑藻、苦草等。
5、其他:防逃网破裂导致螃蟹逃跑,人为的偷盗等等,都会影响,但是这些并不是重要的,平时多留意观察就行。七、青蟹为什么不进螃蟹笼?蟹池螃蟹存塘很少或者没有。这和蟹苗质量、防逃措施、螃蟹天敌、气候条件都有关系。
2、专用捕蟹地笼使用是否正确。应该在顺风顺水,东方、东南方位下地笼,且地笼垂直水岸线直立放置。
3、螃蟹是否冬眠。
水温地于8摄氏度,螃蟹处于半冬眠状态;地于6℃,处于冬眠状态;0℃以下,冻死。冬眠半冬眠,螃蟹活动量极少。此环境水温下地笼,螃蟹也不愿意进。
4、挺水性植物,如芦苇、蒲棒过多,螃蟹夜间趴在水草上换气,不进地笼。八、青蟹用笼可以养殖吗?青蟹用笼可以养殖。
青蟹笼养养殖方法:
1.养殖设施:笼养的结构是用一根绳作为大绠,间距3~5m设有一个浮子,大绠两端固定于海底,大绠行距4~6m,蟹笼呈圆柱形,高度80~120cm,直径30~40cm,分隔成4~6层,每层设一个小门用以投饵,蟹笼用直径为0.6~1cm绳固定在大绠上;
2.育肥措施:
(1)育肥对象为附肢齐全、肥满度不够的雌与雄蟹或者已经交配而卵巢尚未成熟的雌蟹;(2)单只笼养,蟹笼沉入海水;
(3)强化饲养:日投饲量低值贝类控制在青蟹总体重的20%~30%,小杂鱼虾控制在青蟹总体重的5%~12%;
3.收成:养殖期间定期检查,捕肥留瘦,轮捕轮放。九、青蟹长不大怎么回事?青蟹长不大很可能是养殖过程过程中产生了疾病,其中最常见的是有寄生虫
蟹奴是一种小型的软体动物,移动缓慢且总是漫无目的四处游荡。当遇到合适的螃蟹时,它会在蟹壳上或者是蟹爪上寻找缝隙。然后将一把空心的匕首一样的东西插入螃蟹体内,它自己便沿着“匕首”进入到螃蟹体内,脱下它的外壳。进入之后,因为蟹奴很黏,所以会呈现出黏糊糊的状态。一开始蟹奴会先占据地盘,通过长出根须,伸入螃蟹的体内各个部分,环绕着螃蟹的身体。之后蟹奴就在螃蟹的体内不停生长,直到最后无法容纳后,爆出螃蟹体外。
被这种寄生生物寄生以后的螃蟹,会放弃自己的生长,不再蜕皮或长出繁殖器官,也不再尝试繁殖,甚至也不会像健康螃蟹那样重新长出新的躯干。这时螃蟹已经不会再在自己的身上浪费营养,而是在为蟹奴寻找食物。由此可见,蟹奴寄生在螃蟹身上,会对螃蟹造成很大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