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小菌菇撑起绿色发展致富路
秀珍菇喜阴喜潮,温度、湿度要根据其生产阶段适时调整。棚内还要定期通风,控制二氧化碳浓度。大棚要满足这些要求,需要机器控制,而机器运转则要依靠稳定的电能。 在食用菌基地大棚,数十位采菇工人正将秀珍菇剪下后分类放进篮筐。“销售量每天大概300箱,约7000到8000斤。”长啸村许国初介绍,“目前秀珍菇的批发价在每斤8元左右。” 近年来,长啸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。2015年,该村搭建71座标准菇棚。海宁市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,协助村里开展调研,确定“农光互补”发展模式。 农光互补”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,海宁市供电公司在菇棚上铺设1.88万块光伏发电板。项目年发电量550万千瓦,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80吨。该公司还对菌菇基地开展150千瓦的冷凝设备改造,完成客户侧分接箱改造方案,协助建成智能喷淋、恒温恒湿育苗等电气化项目,为村里食用菌产业发展打下基础。 2021年,长啸村开展“零碳乡村”建设。在海宁市供电公司的推动下,该村改造建设了水面光伏、“风光储”路灯、“光储”垃圾桶、“光储”座椅。改造完成后,长啸村的村史馆、智富馆、数字馆等场馆的用电和夜间的照明可以完全依靠清洁能源,每年可节约标煤45.29吨,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7.75吨。 海宁市供电公司还完成了“花溪侠影”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沿线的电力线路改造和2台地埋式箱式变压器改造,电力设施与当地风景实现融合。电力赋能美丽乡村文旅蓬勃发展,“渔光互补”水面光伏、“风光储”设施、“零碳”咖啡馆等先后落地,一条“零碳乡村”特色文旅全产业链正在长啸村逐渐成形。 在农光互补基地的辐射带动下,袁花镇形成了秀珍菇、姬菇、大球盖菇以及金针菇等多品种、多层次的食用菌(药用菌)产业链,预计今年种植量超1500万棒,产量2.6万吨,产值超2亿元。(张佳琦 杨佳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