瘦肉精魅影重现说明了什么

截至21日,广州瘦肉精中毒发病人数增至70人。经调查,问题猪来自湖南。流出问题猪的某市场负责人称,可能是检查员因天黑看不清导致假证蒙混过关。广东农业厅负责人坦言因瘦肉精检测费太高,不可能对每头猪都检测(2月22日《羊城晚报》)。 “瘦肉精”并非是首次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担任主角,其魅影在2005年和2006年都曾引发过食肉恐慌,相关生产地也因此受到了严惩和“”。而这次的广州“瘦肉精”中毒事件,让我们在惊讶之余,不能不审视“瘦肉精”魅影重现背后的食品检验体系的豁漏。 “瘦肉精”事件的罪魁祸首自然是那些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殖户,但一头猪从圈内走向老百姓的餐桌,需要经过多个环节???从养殖场出栏开始,需要有兽医站开检疫证明才可放行;然后,生猪通过流通商进入生猪批发市场,动物防疫监督单位负责抽检,合格的生猪方可屠宰;第三个环节是市场流通,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,农业、质检等部门也参与其中。尽管可能问题猪存在证明作假的现象,但能在由多个质检部门把关的流程中一步步走上老百姓的盘子里,只能说我们的食品检验体系漏洞百出。 任何事后的严惩,于食品安全大问题而言都只是“亡羊补牢”,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源头???那头偷羊之狼。于“瘦肉精”事件而言,就是没能在上一次危机处理时断绝养殖户掺加“瘦肉精”的念头,以致他们在风头过后为了牟取利益而再次铤而走险。而这些“狼”能铤而走险成功,正在于食品检验体系中那偌大的豁漏仍未被补上。因为豁漏一直存在,自然有毒食品就会逾越检验程序而再次走上老百姓的餐桌。 食品安全检验是一门技术学问,更是一门管理学问,而现在这般只具“现在时”思维和“亡羊补牢”做法的管理模式,毫无疑问属于非常落后的管理手段。更科学的监管,应该能在一个问题上举一反三,不只能“亡羊补牢”更能“亡羊捉狼”,具有针对“将来时”,针对更广阔范围未雨绸缪的思维,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源头截堵。以程序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,织补监管上的豁漏。如若不然,今天是 “瘦肉精”魅影重现,明天就可能是“苏丹红”……而过几年后就可能是三聚氰胺的卷土重来!

标签: 菌类文化